来源:光伏知识讲堂
近年来,“双碳”目标的推进让绿色能源成为焦点,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尤为引人注目。从厂房到商业楼,光伏板覆盖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引发人们对投资回报期的关注。#分布式光伏#
特别是“5年送电站”模式,其盈利密码值得探究。
PART1
回本期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的回本期通常取决于电站的投资成本、发电量以及电价。
◆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已经使得下游发电企业的装机成本显著降低。
以2024年5月底的光伏组件价格为例,下游发电企业整个项目投资生命周期内的回报率每年大约在10%~11%左右。若计算资本金的回报率,则可以达到25%~30%之间。年收益率一般在10%~15%左右。
◆工商业用电价格通常较高,加上“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能带来较好的收益,因此工商业电站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发电量高,投资回报率也会相应提高。此外,选用高效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也能提高发电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若电站所发电能被大量就地消纳,节省的电费开支可观,回本之路更顺畅。
一般来说,工商业电站的回本期在5年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工商业用电量大,电价高,使得电站的收益较为可观。然而,实际的回本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差异、政策变化、成本波动等。
因此,在进行项目评估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精准计算,以确保投资回报率的准确性。
<实例计算>
以江浙地区某纺织企业5兆瓦电站为例,投资约1000万元,年发电量近500万度,自用比例超70%。
按工业电价和上网电价估算,每年收益超200万元,回本周期约5年。
PART2
5年送电站模式解析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5年送电站”模式的核心是投资方与用电企业的5年合作。
投资方出资建设电站,用电企业提供场地。5年内,双方按约定电价结算,用电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投资方回收成本并盈利。5年期满,电站产权无偿移交用电企业。
对于投资方而言,这种模式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电费收入回收投资,并实现盈利。
◆锁定用电企业即锁定稳定客源,企业用电量大且稳,电站发电量就地消纳高,售电收入稳定。例如,一家年耗电500万千瓦时企业,若电站能满足其30%用电需求,投资方便可年售电收入超百万。
◆运维成本节省显著,电站建于企业场地,运维便捷,集中管理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政策补贴助力盈利,各地政府补贴分布式光伏,投资方享度电、初始投资等补贴,加速“5年送电站”模式盈利。
PART3
投资风险与应对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然而,投资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并非坦途。光照资源的不稳定性、政策风向的转变、用电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与用电需求波动均构成风险。
◆安装储能系统,可化解光照资源不稳定带来的风险,电池储能能在光照不足时释放电量,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提前预判补贴、电价调整方向,是规避政策风险的必要策略。
◆与用电企业签订灵活电力消纳协议,调整电价、电量,可应对企业经营不稳和用电需求波动带来的风险。
PART4
投资建议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对于投资者而言,若资金雄厚、追求稳健,“5年送电站”模式搭配优质用电企业是优选;
◆若风险偏好较高,可关注新兴技术应用的电站项目,如“光伏+储能”,虽前期投入大、风险高,但抢占先机有望在未来市场斩获丰厚红利。
无论何种选择,深入调研必不可少,考察项目地光照、电价、企业经营等基本面,研读政策,紧跟规则变化,与专业团队携手做好项目评估、运维管理。
PART5
注意事项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合理确定电价标准:在签订合作协议时,投资方需要与业主充分协商并确定合理的电价标准。既要确保投资方能够回收成本并实现盈利,又要避免给业主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加强业主消纳能力评估:在合作前,投资方需要对业主的消纳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业主具备稳定的用电需求和消纳能力,以降低因消纳不稳定而带来的风险。
◆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投资方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合作策略和运营方式。以确保在不利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并降低损失。
◆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在电站交付业主后,投资方可以继续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以确保电站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这不仅可以提高电站的收益水平,还可以增强业主对投资方的信任和满意度。
◆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投资方需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以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和收益水平。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电站的竞争力。
PART6
总 结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
分布式光伏工商业电站投资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绿色征途。
回本年限受多重因素影响,但“5年送电站”模式为投资方开辟盈利新径。